首页 >> 头嘴菊

辽宁蚕把式将传统柞蚕放养做成了观赏农业山梅花

时间:2022/11/25 03:09:49 编辑:

辽宁:蚕把式将传统柞蚕放养做成了观赏农业

辽宁东起辽东半岛、西至辽西山区,都是天然养蚕场。

世界柞蚕90%在中国,中国柞蚕80%在辽宁。

辽宁是放养柞蚕的大省,然而,这种传统农业特色项目如今却出现萎缩的迹象。

如何把资源优势留存并放大?

怎样把这一古朴的传统农业特色项目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下去?

有没有既能为农民增收,又能让柞蚕文化源远流长的好办法?

请看本报调查——

词条

柞蚕

一种能吐丝的完全变态昆虫,生长经历卵、幼虫、蛹、蛾4个阶段,因喜食柞树叶而得名。柞蚕的茧可缫丝,主要用于织造柞丝绸;蛹可食用,可做药材。

引子

冬天来了,柞蚕下山了。

11月27日中午,营口大石桥市建一乡秘子村,群山簇拥下的片片柞林,在阳光的映衬下泛着黄褐色的光泽。

几位村民在蚕农班显远家一处简陋的厢房里,帮着挑选蚕茧。

一层层蚕床整齐地叠放在恒温库内,每个蚕床上都堆满了蚕茧。“每天工钱60元,从早7点到下午4点,中午免费供饭。”村民李绍华对自己找的活儿挺满意。

班显远是村里有名的蚕把式,今年62岁,家里办了柞蚕制种基地,每年这个季节忙不过来,选茧都得请乡亲们帮忙。

班显远说,这是为明年春天的制种做准备。“把劣质蚕茧选出来,留下好的做春蚕种,不但能卖上好价钱,也能为春蚕放养打下好基础,确保产量高,质量好。”

1万公斤蚕茧,劣质的约占20%,也就是说,要淘汰出2000公斤蚕茧,留下的就是春蚕种茧了。

省农委果蚕管理总站站长宋国柱向记者介绍说,辽宁省蚕场面积约53万公顷,今年蚕茧产量5.2万吨,预计产值23亿元。

班显远家的蚕茧今年丰收,纯收入在10万至15万元,可他的脸上总挂着一丝忧虑。

这是为什么呢?

蚕把式的担忧

50岁以下的村民没有放蚕的 90%以上的放蚕人后代不接班

唠起放养柞蚕的事儿,班显远就收不住话匣子。“20年前,我开始养蚕,那时一年两茬,春蚕130亩,最高纪录收获10万粒,秋蚕也不少!”

记者了解到,大石桥地区有6个乡镇是柞蚕的重要产区,因为春季温暖,特别适合春蚕育种,这里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春蚕制种基地。

“那时,全村9000多亩山林,近200户人家,几乎家家有蚕场,每家的年收入都不低,我家一年下来纯收入3万多元。”班显远说。

可是,“10年前是这帮人放蚕,现在还是这帮人。想想,再过10年都干不动了,恐怕就没人放养柞蚕了。”班显远的话里透着忧虑。

已退休两年的省农委原总农艺师陈国华也有同样感受,“后续人才接不上,放养技术流失,辽宁柞蚕还能放多久呢?”

记者调查发现,眼下,在辽宁省的柞蚕产区,90%以上的放蚕人后代都放弃了“接班”,50岁以下的村民几乎没有放蚕的,尤其是年轻人,根本就不往这上“悟”。

过去秘子村家家养蚕,现在仅剩40多户。建一乡蚕场已经缩减了2/3,一些村民把柞树刨了,毁成旱田。

什么原因呢?

答案是“不稳定”。

放养柞蚕受天灾因素影响很大,冰雹、大雨、大风等自然灾害,加上鸟害、病虫害,还有蚕种退化等,这些因素让年轻人对放养柞蚕“敬而远之”。另外,掠夺式放养的问题也日渐凸显。

以大石桥市建一乡为例,一些蚕农为获取高效益,超量放养。更有甚者,违规重复放养柞蚕,造成蚕场资源破坏严重。

如此下去,再过10年,放养柞蚕的人就会“断档”。

针对柞蚕放养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和柞蚕打了30多年交道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沈阳综合试验站站长、沈阳农业大学柞蚕研究所所长秦利表示,这是柞蚕替人背了黑锅。放蚕确实会对柞树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使用循环饲养技术,通过控制放蚕密度、保持合理规模,搞好柞场管理和建设等,对生态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秋蚕时节,柞树叶已经基本停止光合作用,停止对树干、树根输送有用物质,即使不被蚕食,也会枯萎死亡。”

秦利说,蚕区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有人把蚕场当柴场砍伐,也有人在蚕场内放牧、采矿、开荒、取土,羊群所过之处,树冠被食,树皮被啃,地面植被减少。蚕场承包责任制不健全,承包年限短,而且权责利不明晰,导致对蚕场只用不管不建。近年来,部分地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违背客观规律,将对光、水、肥等条件要求较高的板栗、桃等树替代对生长条件不挑剔的柞树,结果果树未长好,新产业没形成,而且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秦利告诉记者,柞树有砍不死、伐不绝、萌生力强的特点,管好了,不但无害,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促进生态平衡。

900年养蚕史

新品种保证蚕茧种子不退化 辽宁省蚕农近10万户带动20万人从业

“辽宁柞蚕养殖传承近千年,如果真是破坏生态的话,咱们的柞树林不早就被蚕吃光了?”秦利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柞蚕放养”作为一种北方特色农业传统项目,已经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柞蚕及柞蚕丝绸文化。如果这种文化消失了,那才是最可怕的。

据《金史·太宗本纪》载:天会三年七月,“锦州野蚕成茧,奉其丝绵来献,命赏其长史。”这一史料表明,辽宁至少在公元1125年时已有柞蚕成茧,距今已有近900年历史。

乾隆十七年(1752年),奉天(今辽宁省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决定将流寓在辽宁养蚕和缫丝织绸的山东人编入当地村屯定居,发展柞蚕和丝绸生产。柞蚕业效益可观,当地人争相仿效,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在盛京(今沈阳)、牛庄等六城已办“官山茧税”,说明当时柞蚕生产已具一定规模。同治年间(1862-1874年),柞蚕放养已遍及辽东半岛和辽河流域,蚕丝集散地也由牛庄等地转移到辽东,即今丹东一带。

秦利介绍说,柞蚕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应当给它留下应有的位置。“从古朴的生态放养,到服饰文化,再到饮食文化,这些都有其存在、放大的价值。”

柞蚕在辽宁省一年养两季,春季从4月末至5月初开始,6月下旬便是收获季节,柞蚕茧挂满柞树。秋季从7月末至8月初开始,到9月末至10月初结束。一般来说,秋季的收获会大大超过春季。

1粒柞蚕茧约重10克,每粒柞蚕茧可缫丝1000多米。经过缫丝及纺织工人的巧手,纺织出美丽的丝绸。

辽宁省现有柞林资源200多万公顷,适于养蚕的86万公顷,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在秦利看来,“眼下,省内柞蚕放养面积约800万亩,年放养量8万把至10万把(一把60亩),蚕农8万户至10万户,同时带动茧丝加工等从业人员20万人左右。”

为了保持蚕茧种子不退化,辽宁省已培育出“美麟”牌和“朗时多”牌两个中国名牌,沈阳农业大学柞蚕研究团队选育出“沈黄1号”“沈黄2号”两个纯种及6个杂交新品种,为柞蚕文化产业的传承提供了优质资源。

东北柞蚕生态谷

用传统柞蚕产业展示柞蚕放养文化 带动旅游文化产业

在秦利看来,柞蚕放养作为一种文化传承,能够带动旅游文化产业。

3年前,在抚顺县的峡河乡,“东北柞蚕生态谷”开始建设。

“东北柞蚕生态谷建设,不仅是延续传统柞蚕产业,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柞蚕放养习俗的一种文化传承。”秦利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峡河乡地处抚顺县南部山区,面积125平方公里,境内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70.6%。

这里大小河流纵横交错,下游有关山湖水库,还有两座小水库,全乡蚕场面积3600公顷。

峡河乡距抚顺市中心35公里,10个村,600多户蚕农,年产1200吨蚕茧,享有抚顺“蚕业第一乡”的美誉。

眼下,乡路全都铺上了柏油路面,交通便利,移动、联通、电信网络覆盖全乡每一个角落。

以柞蚕文化为主的观赏农业将为美丽山乡抹上亮丽的一笔,明年,这里将开门纳客,春、秋季节,游人在这里可以体会到采摘蚕茧和水果的喜悦。

秦利算了一笔账,4公顷蚕场,从7月末幼虫上山到10月上旬摘茧,两个多月的时间,产茧1000公斤左右,每公斤蚕茧30元,可收入3万元。除去成本,这两个多月里,蚕农净收入可达2.7万元,柞蚕生产的日净收入(按70天计算)为386元以上。

“以眼望水库、柞蚕放养采摘园、产品开发、农家乐生态旅游为重点,建设以柞蚕采摘文化为目的地的观赏农业,这是一个好方向。”秦利说。

记者注意到,峡河乡“东北柞蚕生态谷”的真正价值在于,可“以点带面”,辐射全省蚕区。

“抚顺、新宾、清原三县山区有柞蚕场9000公顷,产柞蚕3045吨,峡河乡柞蚕量占抚顺地区的40%,这里可以作为柞蚕产业文化传播的一个示范窗口,以柞蚕文化观赏旅游带动柞蚕业,把辽宁的柞蚕推向全国,走向世界。”讲到此,秦利很兴奋。

相关资讯